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

1123教學日誌

 本週進度
   
    連著兩週進入拗音、濁音、半濁音的課程,尤其是拗音的部分同學們開始覺得有些複雜。
    其實拗音的規則很簡單,只有やゆよ三個音的變化。
    在經過課堂上的發音練習後,我們本週再度使用神奇記憶撲克牌讓同學們進行練習。
    幾輪下來,同學們似乎也對自己的進展頗為滿意。
    事實上在這些演練的過程當中,同學們除了加強對50音的識別度之外,也訓練了開口的膽量。學習語言,要能夠真正內化為一個屬於自己的工具,能夠勇於開口是很重要的。

    所以接下來的部分,要開始讓同學們大量開口練習了。
    包括唱歌、朗讀,都是很好的練習方式。
   

    另外關於字彙的讀音,同學們有些疑惑:「如何判斷單字假名的音節?哪幾個假名是一組,一起唸?」
    的確對於初學者而言會有這樣的疑問。
    這邊再次告訴大家一個原則:「以字彙的漢字組成來分辨,一個漢字一組讀音。」

    大部份的日文有漢字,只是有時並不會寫出來,而是直接以50音假名來標示讀音。
    基於這樣的原因,在初學者字彙累積還不夠多時,往往無法由經驗判斷漢字的組成,因此會需要一本字典來輔助;藉由字典上的漢字,你會知道哪個字是讀什麼音,自然也能判斷哪幾個假名是一組發音了。

    舉例而言,當看到寫成「えいが」的假名時,該怎麼讀呢?
    是「えい が」還是「え    いが」?
    這時查了字典,發現他的漢字是「映画」(電影),有的字典甚至會很貼心的標示成「えい‐が」。以分號來表示音節。
    這樣我們就知道,「えい=映」,「が=画」,所以應該念成「えい が」。

  那麼,沒有辦法寫成漢字的日文,又該如何識別他的音節呢?
  別擔心,這樣的日文通常都有一個特色,即多數都為擬聲擬態語(模擬聲音或樣態的語詞),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中文中所說的狀聲詞或動作副詞,譬如:「ぺらぺら、しゃぶしゃぶ、あっさり」,在發音的結構上多屬疊韻或是促音的音節,本身就較容易辨識。
 
至於外來語的部分,還是藉由字典上源引的外文原字為基準,外文如何發音,日文的音節也跟期相同。
像是我們上課提到的「ゴールデン-ウイーク=GOLDEN WEEK」,即是一例。

簡言之,隨著程度的提升,認識的字彙增加,即使不依靠漢字的呈現,也自然能在整個句子中分辨出哪些假名是一組字彙、哪些是文法用字,而判讀出語意。但這個部分是需要一定的字彙程度來累積,同學們在現階段先將50音的基礎打好,學會使用字典,就可以了。

對了,附帶一提,本週上課向同學介紹了一本字典,同學可自行購買:

現代日華辭典 (萬人出版社)


點這邊可以看一下長相: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098009

以上。




 

 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